
美国制裁大棒接连不断,中方采取反制措施。在中方最新的采购清单中,英特尔、AMD和微软的产品被排除在外。
强有力的反制,让美国措手不及。
美国财长耶伦火速宣布来华,美国正在自食其果。
中国政府采购禁用美国芯片?
3月24日,英国金融时报发布报道称:中国在采购上出台了最新的政策,未来在政府采购上将“禁用”英特尔和AMD的微处理器。
除此之外,报道中还提到,在选择系统的时候,也会寻求排除微软的系统和国外的数据库软件,转而选择国产方案。
西方媒体的这个报道一出,中国禁用美国芯片的消息开始被大肆宣扬。
似乎,中国和美国一样,开始以“国家安全”的名义对外国企业进行制裁。
但事实却并非如此,我国的反制措施绝非西方媒体鼓吹的“禁用”,而是要求对方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而已。
众所周知,中美现在博弈不断加深,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出现。而这些芯片、系统,如果有后门,那么对我们的国家安全而言,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。
在这个特殊时期,我们必须要做好一切准备,避免国家安全受损。
所以,在政府的采购清单上,才要求入围的相关软件和系统,必须满足安全可靠的评测要求。也就是说,只要是符合安全评测要求的产品,都可以参与到政府采购的竞标当中。
而AMD、英特尔、微软,之所以没有进入采购清单,是因为并不符合相关测评要求。
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英特尔、AMD和微软未来就没有入围机会。
我国在今年发布的《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》中明确提到:外国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实体,只要自愿申请安全可靠测评并符合相关条件,同样可以拥有入围竞标的机会。
很显然,我国的这个条件,绝非西方媒体炒作的“禁用”美国的芯片和系统。
事实上,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,而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在我国也一直销售额很高。
从英特尔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,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英特尔的最大市场,英特尔在中国的销售额更是占到了英特尔整年销售的27%。
由此可见,英特尔和中国的合作,是互利共赢的。我们根本就没有理由故意刁难英特尔,毕竟他会为我们创造利润,也会创造工作岗位。
也就是说,我们的反制措施,只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,对相关软件提出的一些要求。
美国财长耶伦火速宣布访华
不过,对于美国而言,此次AMD、英特尔、微软没有入围采购清单,让美方有些措手不及。
美国财长耶伦在此事之后,迅速宣布寻求4月再次访华,希望能和中国在相关问题上进行“坦诚和实质性讨论”。
如果4月的访华能够实行,那么这也是耶伦短期内再次访华。
上次访华是在去年7月,而这一次耶伦再次火急火燎的来华,也体现出美国希望能通过耶伦的来访改变当下中美的脆弱关系。
不得不说,美国一直都是“既要还要”的典型。一方面要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,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。但另一方面,还不允许中国反制,还要中国对美国的产品大开国门。
明明只要满足相关安全测评就可以入围竞标,但美国却傲慢地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。
事实上,美国现如今之所以着急,是因为英特尔、微软这些公司在华利润巨大。
换言之,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公司是非常重要的。当下的美国,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之中。美债即将触顶,未来如何还清还是未知数。
美国金融已经开始从内部出现裂痕,一旦美国这些大公司也开始出现问题,那么必将影响到更多的美国公司,引发连锁反应。
这对美国当下本就脆弱的经济而言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但美国部分政客,已经将“对华斗争”当成了主要任务。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4月美国派出耶伦访华至或许想要取得实质性成果也并非易事。
